国际金融网 > 保险 >

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两手抓保险机构密集发债“补血”

时间: 小采 保险

近日,两则头部险企发债增资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11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同意太保寿险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200亿元。11月2日至6日,新华保险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总额100亿元的资本补充债券。

两则消息是近期多家保险公司通过发债补充资本的一个缩影。据记者梳理,今年以来,已有14家险企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累计获批发行额度已逾1000亿元,规模超过去年。

业内专家表示,今年保险公司补充资本的意愿十分迫切,这与满足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外部约束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也与险企提升经营能力的内在驱动力密不可分。保险公司在增加外源性“输血”的同时,也要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加强风险管理、加强投资管理等内部“造血”的方式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

实际发行规模超700亿元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加入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浪潮。除新华保险外,太平再保险(中国)发行13亿元;太保产险两期共发行100亿元;利安人寿发行10亿元;农银人寿发行35亿元;中再产险发行40亿元;中再寿险发行50亿元;中国人保集团发行120亿元;人保寿险发行120亿元;中华人寿发行6亿元;英大财险发行15亿元;泰康人寿发行50亿元等。

另外,年内还有太保寿险等5家险企获批发行资本补充债券。阳光人寿、信美人寿、紫金财险、众安在线获批发行规模分别不超过120亿元、5.5亿元、30亿元、50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保险公司合计获批发行的资本补充债券金额超过了1000亿元,700亿元已经发行。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显示,2022年,仅有10家险企获原银保监会批准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发债规模为211.5亿元。

资本补充需求迫切

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是当前保险公司最主要的“补血”途径之一,因发行门槛较低、手续较简单、审批速度较快等优点,对于险企短期内资本补充以及提高监管指标有明显作用,在提高保险公司抗风险能力的同时,为业务发展打下基础。

为何多家险企密集发行资本补充债券?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院长助理王国军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一方面,基于满足偿付能力的需求。随着负债端业务的稳健增加,为了维持相应的偿付能力充足率,险企有持续资本补充的需求。另一方面,发债可以在短期内提升资本实力,有助于险企进一步拓展业务能力,以改善盈利能力。

在多家保险公司的资本补充债券发行公告中,“用于补充公司资本,增强偿付能力”是被提及次数最多的原因,“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支持业务持续稳健发展”“为公司的良性经营创造条件”“夯实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础”也屡次出现。

四方面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

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往往与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挂钩,而偿付能力充足率是衡量保险公司理赔能力与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2023年第三季度末,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4%,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6%。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32%、184.1%、278.3%;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00%、108.6%、242.3%。

2022年,偿二代二期工程正式落地,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与资本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强化了资本认定标准,对实际资本进行分级,并新增了交易对手、大类资产及房地产集中度风险的最低资本要求等,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面临挑战,普遍面临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

不难看出,今年以来保险公司补充资本的意愿非常迫切,但受限于多种因素影响,险企尤其是中小险企补充资本并非易事。在已披露三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的170家险企中,共有15家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亮红灯”。未来,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如何进一步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

对此,王国军建议从四方面着手:一是优化业务结构。中小保险公司可以优化业务结构,减少高资本消耗业务,以提高偿付能力。二是加强风险管理。中小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降低财务风险。三是拓宽融资渠道。除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外,中小保险公司还可以引入战略投资者等,以增加资本金,提高偿付能力。四是加强投资管理。中小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加强投资管理,提高投资收益,以增加利润和资本积累,从而提高偿付能力。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