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网 > 保险 >

新能源车险两周年再审视:产品逻辑重塑,险企竞速数字化

时间: 小采 保险

新能源车险即将迎来落地两周年。

当下的市场写照,是车主喊贵、保险公司喊亏、造车“新势力”纷纷下场。消费者吐槽“省下的油钱都交了保费”;保险公司囿于新能源车的高出险率、高赔付率,实质上面临比较大的承保亏损压力,干的是“赔本买卖”;新能源车企入局,急于抢占经营环节,构建车主生态圈闭环,成为传统保险公司的竞合伙伴。

毫无疑问,新能源车险要面临一段漫长的磨合期、成熟期,才能在出险率高、赔付率高、保费高的“三高”问题中达成平衡。这个过程,势必包含着新能源车险生态圈中各相关方的不懈探索与积极创新。各方所思所动,将协力破解困局。近期,蓝鲸财经记者与数家头部保险公司以及业内人士进行了交流,还原一个真实、全面的新能源车险市场情况。

针对新能源车险“保费高”的声音,保险公司人士介绍,“声音存在,但并非普遍现象,与综改前相比,新能源车险的保费实质上是下降的,只是和燃油车相比下降幅度相对要小,造成新能源车保费更贵的印象。”

尽管各保险公司在新能源车险板块遇到一些经营压力,但并未采取大面积保费涨价的方式来弥补亏损,而是希望通过精准定价,让风险保费与风险特征更匹配。从行业观察来看,各保险公司正设法从数字化转型降低运营成本,对用户进行更精准的风险定价,解决理赔端成本过高等问题,从业务环节进行全流程重塑。

此外,智能驾驶技术将带来新的挑战。长期视角来看,一场围绕保险条款、定责理赔、精算模型、定价等内容的车险重塑计划已经在发生。

精准定价,力求风险保费与风险特征更匹配

“在购买新能源车前,我对新能源车‘保费高’有所耳闻,但实际缴费时,还是有超出预期”,一位消费者向蓝鲸财经出示了自己的电子保单,这辆总价不到20万元的新能源车,总保费接近4000元,较同等价位的燃油车保费高出近30%。诸多消费者个案叠加,在市场上形成了一股新能源车险“保费高”的声音。

“关于新能源车保费偏高的声音可能一直存在,但并不是普遍现象。”多位保险公司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一些车主面临的部分车型因风险水平不同以及驾驶习惯的差异导致保费的上涨合情合理,车主不能只关注“价”的变化,而忽视了“量”的调整。目前来看,新能源车主所享受到的保障范围和保险服务无疑是扩大的。

一位汽车销售人员也指出,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享有补贴,但保险公司在计算车损险保费时,会按照出厂价而非消费者享受补贴后的实际支付车价计算,所以车主会感到新能源车保费较高。

“2020年年底实施车险综改以来,整个车险平均基准保费下降了35%左右,新能源车的基准保费也进行了下调,如果和综改前相比,保费反而是下降的,只是和燃油车相比下降幅度相对要小,造成新能源车保费更贵的印象。”中华财险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蓝鲸财经采访时表示。

消费者认为新能源车险价格高的一大原因还在于定价不够精准。比如,保险机构出于风险考虑会给出更审慎的定价;又如,真实的私家车车主,实质上在为,名义是私家车但却从事营业运营活动的车主“买单”。

车险保费定价有其固然逻辑。一张保单的定价包括赔付成本、市场费用、运营成本、税费等,其中,赔付成本是最大的成本。而新能源车的成本结构、风险特征、驾驶人员相较传统燃油车存在明显差异,根据中国银保信数据,家用新能源汽车核心动力的损毁率是燃油车发动机事故率的3倍。出于出险率和赔付率的考虑,保险公司不得不给出相对审慎的定价。

具体来看,中华财险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成本结构方面,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系统(三电系统)由电池、电机和电控组成,替代了燃油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等装置,占整车成本的50%左右,其中电池占三电系统成本的76%左右,而三电系统维修体系处于较封闭状态,理赔时保险公司话语权较小,难以有效降赔;此外,新能源车大量采取车身一体铸造结构,且车身预装各类传感装置,导致维修成本更高;同时,新能源车车型更新换代过快,大量车型销量偏少,导致零配件难以量产,维修成本居高不下。

在风险特征方面,新能源车在使用性质、能源类型和地区等特征上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存在差异。在使用性质方面,目前新能源车较多应用于出租、网约车场景,且在投保时以非营业车辆出现,保费充足性严重不足,成为拉高赔付成本形成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同时新能源汽车面临的特定风险因素,包括电池故障、充电故障、自燃责任等,推定全损概率增大。

在驾驶人员方面,新能源车的车主以年轻人为主,驾龄相对偏短,驾驶技术相对不够成熟,面对新能源车起步快、无启动声音等不同于燃油车的特点,需要更多适应周期,导致出险频率显著高于燃油车。

另据中再产险统计,从车损险来看,各种使用性质的新能源车出现频率几乎均高于传统燃油车。其中,新能源车中占比最高的家用车出险率高达30%,显著高于燃油车19%的数据。新能源车案均赔款也高于传统燃油车,家用车达到7201元,高出燃油车近600元。

“从实际情况看,行业新能源车整体经营亏损,各保险公司均在新能源车板块举步维艰。但各主体本着服务消费者的理念,并未采取大面积保费涨价的方式来弥补亏损。”另一家头部财险公司车险业务负责人坦言,“我们始终认为,要通过精准定价,让风险保费与风险特征更加匹配,才能构建一个更具公平和效率的市场,更好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数据和定价模型是新能源车险未来引擎

可以确定的是,新能源车的出现颠覆了保险公司传统的车险产品逻辑。

“新能源车险发展是可观的,成本是有一定压力的。”太保产险总经理曾义在中国太保2023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亏损可以是一时的,却不能是持续的。从保险机构角度来看,新能源车的降本增效总体逻辑与燃油车并无本质区别:内部需要机构优化管理能力,提升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外部需要车企优化车辆本身的维修方案,降低维修成本。

从行业观察来看,各机构主体正在设法从数字化转型降低运营成本,争先竞速,对用户数据进行更精准的风险定价,解决理赔端成本过高等问题,从新能源车险业务环节进行优化,全流程重塑。

为了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增强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譬如,在投保端,中华财险与上海保交所进行联合建模,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车定价模型,通过对客户动、静态数据的应用,更加精准刻画客户风险,让低风险客户能够拿到与其风险匹配的低保费价格,也通过保费价格杠杆,调动高风险客户改善驾驶行为、降低风险。

在服务端,人保财险聚焦新能源车主对动力电池健康安全、事故维修等实际场景,结合用户用车行为、车辆状况等,打造“电池云智检平台”,为车主提供保中安全检、保后事故检、电池修复、电池回收等新能源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服务。

在理赔端,头部险企纷纷建立专属化的新能源理赔队伍,实现更合理的核损、定价;在“三电”环节建立专业服务体系;着力挤干理赔水分,通过大数据及车联网开展反欺诈,降低理赔成本。

需关注的是,多位受访人士向蓝鲸财经表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数据和定价模型仍是保险机构面临的难题。基于大数法则,传统车险的定价主要依据大量的历史数据,使用统计模型方法对车辆风险进行精算估计。但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的风险因素发生了变化,传统车险定价模式难以识别新能源汽车风险,且不同于积累了长期、稳定数据的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数据积累相对较少且不同类型之间波动大,格式口径和内容各异,难以统一标准。

传统燃油车数据稳定,精算模型更新频次相对较低,而新能源车不断“推陈出新”,新兴技术带来的风险难以迅速掌控。数据显示,2023年上市的新能源汽车共计70余款(不包括改款、换代、版本更新车型)。

“保险公司在进行车险产品精算定价估算风险成本时,常规考虑因子有从车、从人和部分行驶因子。其中从车因子多会考虑不同车型特征,并根据车辆驾驶数据,进行针对独立车型的风险分析。新能源车处于起步并蓬勃发展阶段,大量新兴技术以及品牌涌入市场,这部分新车型数量众多且影响力大,却因上市时间较短、数据积累不充分,使保险公司分析定价因子时缺乏最有力的数据支撑,显著提高了财险公司针对各车型及时准确估算风险成本的难度。”中华财险相关负责人向蓝鲸财经进一步介绍。

据了解,目前,行业内各保险公司均在努力获取从车、人、驾驶行为等多方的数据来开展定价,逐步加强对新能源车的风险的识别和定价,精准定价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但客观来说,数据还是有限,拥有足量数据的车企与大数据监控平台,大多数不具备保险资质和运营能力,特别是关于车企的数据能否直接用于车险定价涉及客户隐私及数据安全,还有待政府部门进一步规范。

新技术将重塑新车险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是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新能源车的普遍使用,给车险行业带来巨变并不限于此,智能驾驶技术有望带来新的颠覆。从长期视角来看,一场围绕保险条款、定责理赔、精算模型、定价等内容的车险重塑计划正在发生。

2022年,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L2级乘用车新车渗透率达到了34.5%,工信部预计2025年乘用车L2级及以上智能驾驶渗透率将达到70%。

“汽车智能化、无人驾驶技术正快速发展,量产乘用车自动驾驶等级逐步向L3过渡。未来开发专属产品,行业出台专属条款已成为业内共识。”平安财险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蓝鲸财经采访时表示。

由于智能网联汽车引入机器驾驶模式,有关机器本身的风险也随之而来。传统汽车的风险一部分来自于自然环境,还有一部分是人为的风险,而自动驾驶的引入带来了新的风险,如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等。

车车科技创始人兼CEO张磊在接受蓝鲸财经记者专访时也曾提出,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普遍推广和使用,将撬动车险行业的巨大变革,“我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下一步,80%左右的新能源车都会配置智能辅助驾驶,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智能辅助驾驶责任险,车险的属性也会随之改变,由车险变为责任险,投保人也由车主变更为车企。”

辅助驾驶作为自动驾驶的早期技术形态,定责难问题正不断凸显,传统的定价模式需要随之调整,车险产品的精算建模和定价更新迭代也需要随之调整。为了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新风险,保险机构已经未雨绸缪,探索解题思路。

蓝鲸财经从业内了解到,目前已发生过很多涉及自动驾驶的事故,在定责环节或多或少出现了争议,给保险公司的理赔处理带来了困扰。

相比责任主体清晰的传统车险,智能网联汽车的责任主体会更复杂,包含车辆使用方、所有方以及主机厂等。而目前行业并没有一个真正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保险产品的条款出现,导致责任认定缺乏依据。同时,由于信息和数据的不透明,多方主体面临事故,存在道德风险等,保险定责难度增加。

此外,随着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相关车险产品的精算建模和定价更新迭代需要更细化和更丰富的数据,但数据确权难题依然悬而未决,保险行业需要积极探索获取、使用、分析数据的更多可能性。

“行业正逐步把一些对自动驾驶的风险研究纳入到现有的定价框架内”,平安产险相关负责人介绍,传统的精算方法可以再渐变式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优化和迭代,包括纳入颗粒度更细的数据等,逐步适应技术更新带来的变化。

在这一过程中,数据的获取、使用以及分析成为关键。比如,在前期定价时,能获取包括测试数据在内的产业端数据,就能更加及时得出更精准的结果;又比如,获取车辆动态行驶数据,能更方便险企定责和有效快速理赔。

需关注的是,我国的数据确权仍处于发展之中。数据的使用权、所有权到底归属谁,并没有明确。因此,在数据确权问题未解决之前,保险公司若要设计并落地智能网联汽车专属产品,需要探索配套的数据共享及协作机制。(李丹萍)

10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