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风险减量服务掣肘因素
极端天气正在考验着全球经济。极端天气对我们的影响不仅有感受到的冷与热、发生的地震与海啸,还有农作物减产、基础设施破坏、能源供应中断等问题,如果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对经济增长、就业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降低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冲击,是保险业面临的新课题。如何在充分发挥经济补偿功能的同时实现稳健经营?提高风险减量服务水平是“题眼”。
2023年年初,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要求各财险公司以减少风险隐患、降低重大风险损害为目的,积极协助投保企业开展风险减量工作。一年来,保险机构普遍以“保险+科技+服务”的模式,从“风险等量管理”向“风险减量服务”转型。在多次重大自然灾害中,探索出了“灾前”预防预警、“灾中”快速响应、“灾后”精准理赔的工作方式,成为政府公共安全治理和应急管理体系政策“工具箱”中的重要工具,在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的同时,也为自身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
不过,风险减量服务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在实际推动过程中,掣肘因素凸显。金融监管总局山东监管局近日在对辖区财险业风险减量服务进行分析时提出,保险机构及市场主体风险减量意识有待提升,制约了保险服务探索动力、市场需求潜力;保险机构在人才培养、科技运用、数据交流等方面仍有待提升,制约了风险减量服务专业化发展;风险管理标准化建设滞后叠加服务模式单一,导致了风险减量服务体系权威性、有效性未能得到企业广泛认可。
比如,风险减量服务涉及专业学科门类广泛,需要组建的复合型人才队伍面临培养成本高、培养周期长、投入资源少、产学研脱节等现实困难。但目前财险机构主要依靠现有内部查勘理赔人员提供风险隐患排查等服务,由于专业知识跨界存在较大差异,现有的知识技能难以满足各行业、各类型企业风险减量服务发展的现实要求。
多家国际再保险机构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会不断加剧,亟须采取适应气候变化措施。保险业作为其中的重要角色,要聚焦提高风险识别管理能力,提高风险减量服务认可度和覆盖面,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对于风险灾害信息的发现、反馈、判断、处置,做到在一线“能找到人、能发现事、能协调事、能应急上”。
要精准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品创新和技术迭代。充分发挥保险机构风险管理的专业和枢纽地位优势,整合上下游资源,丰富服务供给来源,提供客户急需的产品和服务,量体裁衣为客户定制一站式风险减量解决方案。
要破除壁垒减少信息不对称,提质增效降低交易成本。找准各行业各领域风险点和风险环节,实现风控标准化监控和数字化预警;进一步加强与应急、住建、交通、农业等主管部门的协调联动,尽快消除行业壁垒、数据壁垒,带动保险风险减量服务提质扩面。(付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