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码我国保险业转型之道
2024年1月18日,以“激发中坚力量探寻信心之源”为主题的2023年度中国保险鼎峰50人论坛在北京举办,多位与会专家共同解码我国保险业转型、破局与攻坚之道。
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我国保险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已成共识。但要实现这一长远目标,需要对宏观经济、国家政策及监管导向有深刻的认知。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指出,我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起点,新旧动能转换下,金融机构新经营模式有待探索。从市场变化观察,金融业呈现出一些新特征,整体发展速度趋缓,更加强调发展质量。同时,利率持续下行,金融机构业务结构或发生重大变化,来自融资、投资端的回报可能会面临挑战。
曾刚认为,伴随市场非融资金融服务需求上升,保险业发展空间很大。例如,在养老金融方面,产品、服务、投资管理有很大开拓空间;在普惠金融方面,保险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如普惠型人身险可发挥保障民生作用。同时,保险可进一步丰富财富管理金融产品的类型,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
谈及保险业面临的挑战,曾刚说,近年来,随着监管部门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加之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保险机构该如何加强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一门必修课、一道必答题。
对于保险机构如何建立积极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金融品牌研究所所长王晓乐建议做好“三合一”工程,即将品牌建设、品牌危机和品牌内化结合起来,更好提升品牌免疫力和文化抵抗力,积累声誉资本和品牌资产。
积蓄新发展动能
保险业高质量转型,是一个新旧动能转换过程,市场传统经营模式、战略定位、业务策略面临重塑。
大家保险集团原总经理徐敬惠认为,当前,近距离监管、贴身监管已成为常态,保险基本规则和监管规则涉及产品销售、营运服务、渠道管理等方方面面,机构必须坚守合规经营的底层逻辑。
徐敬惠表示,在顶层思维方面可以观察到四个传导趋势:一是强调行业功能定位,二是明确业务主攻方向,三是形成全面监管体系,四是持续保持合规高压态势。这些趋势正引导保险业深度转型并推动高质量发展。
谈及当前新能源车险发展面临的挑战,茶道燕梳创始人兼CEO谢跃坦言,新能源汽车私人购买者从事网约车营运等业务,或导致保险公司面临更高赔付风险。同时,知识欠缺、道德风险加剧、高成本结构等因素易造成保险公司高赔付率。
谢跃认为可从五个方面应对:争取相关部门给予财税支持;成立新能源车险专业委员会;迭代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要求电池、整车生产厂商进行可维修、可回收技术开发;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针对新能源车零整比以及配件、维修价格高密度持续发声。
代理人渠道提质清虚、银保渠道价值转型、“保险+康养”经营模式加速布局等,构成当前寿险业高质量转型画像。太保寿险副总经理叶蓬认为,从宏观层面和社会层面来看,寿险业有长期增长的潜力和加快发展的机会。
不过,叶蓬坦言,目前寿险业高质量转型还面临一些困难。比如,人力大幅下降以及以价值衡量的代理人产能提升较慢,存量业务面临利差损、费差损风险和继续率、赔付率等业务品质问题。
在此背景下,寿险业该如何探索变革之路,打造新的增长动能?叶蓬以太保寿险为例指出,太保寿险积极推进“三化五最”,强调代理人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和数字化;从客户需求出发,从“产品+服务”角度提升客户经营能力,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