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新品为智能手机划句号,手机厂商布局大模型时代
记者骆轶琪广州报道
经过开年预热之后,魅族终于向外界开始阐释其对大模型时代手机行业发展的理解。
不同于此前多是星纪魅族CEO沈子瑜现场演讲,这次,魅族邀请到两位元老:原魅族科技高级副总裁、Flyme事业部总裁杨颜介绍对大模型时代魅族的思考和布局,原魅族科技高级副总裁、CMO李楠介绍魅族新品21PRO。
李楠将这款产品定义为,智能手机时代的句号,AI时代的开始。杨颜则指出,魅族作为设备厂商、系统厂商,在思考如何具备系统级应用AI能力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事。
回顾智能机时代的开端,苹果在彻底取消物理按键,推出屏幕交互方案后,打开了手机行业新发展时代的大门。
这一轮迭代,交互同样是重要着手点。根据多家手机厂商的表态,从手势触控到语音操控,省去繁琐的用户触达各类APP过程直达结果是目前普遍的认知方向之一。
但这背后涉及到手机厂商如何通过系统调用软件、与软件厂商如何协同等过程,需要产业链之间达成紧密共识,同时利益共享。
从目前手机厂商的分享来看,“所有功能/业务都可以用大模型重新做一遍”基本是一种共识,但背后该如何构建能力、如何逐步推出相应功能,不同厂商可能有差异化思考。
下一代OS
根据杨颜介绍,如今魅族Flyme10.5版本依托于大模型能力,上线了一批AI功能,比如可以进行问答、辅助写作、文生图的语音助手能力,也能够进行图片扩展、消除背景杂物等。
由此来看,这是当前主流手机厂商应用大模型的主要场景,并没有特殊差别。
杨颜表示,当前行业交的“AI大模型作业”,其产品设计方式多类似面向上一代系统上打AI补丁。魅族要跟进的,是具备系统级应用AI能力。
主要涉及几个设计原则:专注系统厂商(主要指手机厂商)才能做的事,做系统级的智能中心,不是为业务赋能而是作为设计哲学和技术基石。
“传统的架构,是用户对手机提出要求,用户自己把这些要求翻译成业务逻辑,然后用户手动执行业务功能。但在未来的AIOS中,用户只需要用自然语言向系统表达意图,后面的流程都交给AI执行。”杨颜将基于大模型的OS系统运行逻辑进行了举例拆解。
这其实是目前行业的一种共识。在近期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4)期间,德国电信旗下公司T-Mobile展示了一款无APP的AI概念手机。用户只需要在对话框中输入需求,如订购机票、生成某主题图片等,即可快速得到最终结果,而不需要反复去不同APP调用具体服务。
当然根据T-Mobile介绍,并不是强制取消APP,如果用户需要,也可以根据用户偏好进行APP相关设计。
李楠则介绍,面向下一个AI大模型时代,魅族的做法是:面向全球所有LLM(大语言模型)团队,提供系统权限、提供FlymeAPI(接口)文档、允许LLM向用户请求数据、开放SoC边缘AIAPI。
“1000亿做不好芯片,1000亿也不一定能做好LLM。”他续称,因此魅族恪守的能力边界是只做好硬件,AI让更年轻、更擅长的团队来。魅族甚至宣布“百万悬赏”,欢迎月活最高的新LLM应用来开展合作,且魅族要跟所有大模型团队合作,“已经跟巨头在谈”,李楠透露,魅族要做AI时代的树莓派。
如何部署
对于下一代AIOS,杨颜提出了四个方向:AI随身秘书、任务机器人、AI记忆管家、AI小程序。
具体来说,随身秘书与目前其他手机厂商提出的方向颇为一致,即在文本方面辅助输入,用户不再需要通过键盘一个个打字,而是手机可以根据用户日常说话习惯,生成自动消息回复,且该消息可以调整风格,这同样可以被用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的文字设计时。通话也能进行辅助,比如代接电话、代打电话、生成通话纪要。
任务机器人是可以理解人类的意图,然后自主模拟用户在手机、系统、应用的所有操作行为。这将是手机的自动驾驶。其核心是让AI进行跨应用联动。
AI小程序商店计划,被定义为AI时代的AppStore,后续将慢慢揭晓。“安卓时代需要安卓提供的API,大模型时代小程序需要提供系统接口。”他指出。
综合来看,魅族提出的未来AIOS畅想,与其他国内头部手机厂商提出的方向基本一致,即交互模式、系统设计逻辑、相关算法的调用等将改变。
更重要可能涉及核心底层:大模型谁来搭建、操作系统如何迭代、底层算力谁来支持。
这里不同厂商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化。比如根据李楠的描述,魅族自己不做大模型,选择合作模式;荣耀近期强调要“打造平台级AI和用AI重构操作系统”,但并不考虑自建数据中心;OPPO提炼的关键词是“自主训练”大模型,并在东莞自建数据中心。
在这其中,系统如何重新设计可能是当前重点,也即大模型时代的OS到底该走向何方,可能是未来长期需要关注的方向。荣耀CEO赵明就反复强调,“荣耀AI战略最大的不同,是平台级AI为操作系统级别”。
而诸多厂商提到的跨应用调度能力,荣耀采用的是“中间件”方案,实现未来在PC、平板、手机、手表间跨系统协同。这与OPPO目前推出的潘塔纳尔系统看起来类似,潘塔纳尔的定义也是一个架设在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中间件”,其此前推出的商用手机就提到,首次打破安卓系统与苹果、Windows的生态次元壁。
从当前呈现看,面向大模型时代的手机该如何重新设计,手机厂商还没有特别明确的分阶段演进路线图。OPPO即便前不久刚发布AI手机白皮书,公司高管也坦言这只是对1.0阶段的构想。
本质上这也与大模型本身仍在持续迭代有关联。而大模型之所以能够开启下一个手机时代的闸门,是因为大模型已经具备“自主学习”并“涌现”生成信息的能力,这让搭载原生AI大模型的手机,未来在用户生活中的角色打开了更多想象空间。
另一方面,业界尤为关注的是,在智能机初始时代,苹果推出屏幕交互是一方面,但“愤怒的小鸟”游戏成为杀手级应用是另一个驱动因素,彼时消费者真正感受到“必须”换机才能够享受新型手机的不同。
因此,基于原生大模型的手机,其杀手级应用到底在哪里,是直接决定大模型何时实际上成为换机动力的背景。
正如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RanjitAtwal所说,“虽然智能手机正通过摄像头和语音集成所带来的功能升级推动当前体验的发展,但这些功能都在用户的期待之中,而非突破性的新功能。用户对智能手机上的生成式AI功能也抱有同样的期待。在没有任何突破性应用的情况下,用户不太可能为生成式AI智能手机支付额外的费用。”
至于未来大模型手机的竞争态势将走向何方、行业格局是否与此前功能机向智能机转变时期一样出现剧烈变化,就要看手机厂商重新设计自家系统的决心、训练自家大模型算法的能力、对外生态聚合的诚意等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