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的阿甘”袁争光:结硬寨打呆仗用“耐克曲线”追求高胜率
证券时报记者裴利瑞
在博道基金内部,同事们给基金经理袁争光起了一个外号:“投资界的阿甘”。
袁争光管理着博道基金“远”系列的多只产品,基金名称也是他对自己投资的期望,谋向长远,就像电影中的阿甘一样,他坚定地信仰着“结硬寨,打呆仗”的人生准则,不追求短时间的爆发,不追求一鸣惊人的瞬间,相反,他更强调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投资这场马拉松中一点点积小胜为大胜。
近日,同样拟由他管理的“远”系列新作博道明远混合基金正在发行。对于为何在当下时间选择逆周期发行,袁争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低位置、低预期的情景下,2024年的宏观经济反而可能会超出预期,股票资产相较于债券、房地产、非标债权等大类资产具备显著的性价比。”
股债兼修上下兼顾
回顾袁争光职业生涯,他的成长路径十分特别,既管过债券产品,又做过股票投资,也因此在投资中带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在交易中追求性价比的鲜明特征。
刚入行时,袁争光是一名机械行业的研究员,机械产业链的复杂精妙让他在职业之初就形成了宽广的视野,也形成了自下而上筛选个股的投资框架。“我最早研究的机械行业其实很大,涉及很多细分领域,比如工程机械、机床、造船,以及后来快速发展的3C设备、锂电设备、光伏设备、半导体设备等。”袁争光表示,“这段经历训练了我系统化的产业周期视角,大大拓宽了我的研究维度,对后续扩展能力圈帮助很大。”
如果按此一路发展,袁争光可能会成为一名深耕先进制造的股票基金经理,但命运却在此时埋下了草蛇灰线。
当时,袁争光的座位距离固收团队很近,为了弥补宏观研究的不足,他经常向研究债券的同事请教问题。“当时我天天和研究债券的同事们坐在一起,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债券组的同事们发现我在债券研究方面的基础很好,领导也建议我往这个方向拓展一下,将自下而上的视角与自上而下相结合。”袁争光回忆道。
于是,一位股票研究出身的基金经理,却“阴差阳错”地开始管理债券型基金,但在袁争光看来,这段管理债券型基金的经历对他来说十分珍贵,它极大地补充了他自上而下的研究视野,帮助他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思考问题。“在不同经济周期的背景下,表现占优的资产各不相同,如果我们能自上而下把握不同的宏观、流动性、政策组合背景下的经济周期,灵活调整股债配比,攻防有序,就能让投资组合适配不同的市场环境。”袁争光说。
就这样,袁争光管理了三年时间的债券型基金,当他在2015年回归管理股债混合型产品时,已经形成自己股债兼修、上下兼顾的投资框架。
一方面,他会通过对宏观、经济周期以及利率趋势的把握,自上而下形成总量配置(股票、债券、债权的性价比比较)和结构配置(先进制造、科技、消费领域)的判断。另一方面,他会关注行业景气位置、公司业绩和竞争力,自下而上“翻石头”,力争选股超额。
结硬寨打呆仗
曾国藩曾用的“结硬寨,打呆仗”来总结自己的军事思想。所谓“结硬寨”,即构筑坚固营垒,“打呆仗”则强调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在袁争光看来,这六个字也颇适用于投资。他说:“我觉得自己不属于特别聪明的人,是个慢性子,所以相信长期简单有效的准则。一方面,基金经理需要具备扎实的投研框架,坚持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与此同时,投资是一场马拉松,取胜之道同样贵在积小胜为大胜,所以在投资中要注重投资性价比,坚持均衡优选策略,这有助于实现长期复利。”
他认为,任何一种投资方法,都是“胜率、赔率和投资久期”三个维度的结合,三者在多数情况下难以兼得,这就需要投资人在自身构建的投资体系中予以取舍,而他认为,投资的胜率是最重要的,“我的每一笔投资都不是奔着最高的赔率去的,我们要做的是细水长流,在长期投资的过程中稳中求进。”
如何“稳中求进”?袁争光在股票投资中选择践行低估值成长策略,具体方法上,他提炼了一个概念叫“耐克曲线”,类似“√”形态。“任何行业都是有周期的,我希望在基本面和估值下行阶段的最后30%分位介入,在上行阶段的80%分位退出,这样可以确保投资组合长期运行在高性价比的区域。”袁争光解释,“比如我发现一家公司的基本面还不错,同时周期处于底部较低区域且未来见底回升的可能性较大,该公司就会进入我的投资范围。”
例如,袁争光曾经通过从行业发展趋势、渗透率等信息,敏锐地捕捉到了锂电池设备可能具备巨大投资机遇,在行业拐点前成功左侧布局某锂电设备龙头公司。后来,尽管锂电池需求量仍十分紧俏,且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也在快速提升,但袁争光通过分析其订单数等核心指标,判断该领域的投资风口或已经接近尾声,于是果断卖出,完成了一个完美的“耐克曲线”。
股票资产
具备显著性价比
展望2024年,袁争光也分析了他对市场的看法。自上而下来看,他认为,2024年最大的外部背景是全球利率的见顶回落,最大的基本面是国内宏观经济的企稳。对于A股而言,全球利率的回落意味着过往特定阶段的资金流动压力将大幅减轻,不利因素将转为积极有利的因素。同时,国内的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在当前预期较为悲观的情况下,有望成为2024年扭转预期的催化剂。
与此同时,随着疫情结束,国内各经济主体、经济子循环从“冷启动”到正常化运转,经济活动有望持续回温。袁争光观察到,疫情期间的“超额存款”正在消化,流动性逐步投入到实体生产经营中,这就是其中的一个佐证,在当前低位置、投资者保持低预期的情景下,2024年的宏观经济反而可能会超出预期。
“2024年,我认为股票资产相较于债券、房地产、非标债权等大类资产具备显著的性价比,这是股票市场最大的现实有利条件。”袁争光表示,从资产溢价的情况看,股市对债券的风险溢价再度达到历史均值2倍标准差的极端水平;从资产质量的发展趋势来看,股票资产在宏观经济企稳的过程中,盈利亦会跟随宏观企稳、回升。
“虽然很难预测资产价格何时回归,但方向相对明确,耐心更加可贵。不管地表的河水如何蜿蜒,最终呈现出的图景是从高海拔流向低海拔、最终流向大海的总态势。”袁争光在采访中表达了自己对2024年权益市场持相对乐观的态度。
具体而言,袁争光认为有三个方向可以重点关注:一是制造业深化与出海的机会,一些制造业企业已具备全球竞争力,有望在全球市场中获得进一步成长壮大;二是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汽车行业阵营正发生巨大的变化,自主品牌崛起,新兴零部件的渗透率迅速提升带来长期的投资机遇;三是长期稳定增长的核心资产,包括消费、医疗医药、港股市场里处于深度价值区间内的互联网以及制造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