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国债ETF持续回调机构提醒短期“交易拥挤”风险
证券时报记者陈书玉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行情持续火热,其中长久期债券产品收益率尤为突出。但近几日,债市陷入调整,以30年国债ETF为代表的长债基金遭遇回调,截至3月13日,30年国债ETF净值较年内高点回撤超2%。
目前,市场上对于长久期债券的拥挤度情况高度关注,机构提醒,应对短期带来的回调风险予以重视。
30年国债ETF持续调整
3月13日,30年国债ETF盘中一度下跌超1%,随后略有回升,截至收盘微涨0.09%。不过,此前几日该基金接连下跌,目前较年内高点回撤已超2%。
近几日,债市迎来下跌行情。3月11日,现期货债券品种偏弱整理,30年期主力合约跌0.55%,同期限现券收益率走高约4个基点;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7%,5年期主力合约跌0.05%。3月12日,超长债券继续大幅调整,30年期国债利率上行7.7个基点,至2.5650%,反弹至2月末附近水平,亦创下今年以来单日最大上行幅度;10年期国债利率上行约4个基点,至2.4310%;3年期、5年期、7年期品种利率均走高。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债券市场上各方参与者之间的分歧较为明显。根据民生证券的研报数据,上周三和周四,农商行累计净减持325亿元利率债,但是从上周五开始恢复净买入。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利率债的主要买盘也是农商行,主要卖盘为基金、股份行。本周一和周二,农商行累计净买入1517亿元利率债,其中10年以上的利率债品种净买入333亿元。基金净卖出620亿元利率债,股份行净卖出393亿元利率债。
兴证固收报告称,农村金融机构现券净买入规模继续上升,但基金转为净卖出现券,全市场现券净买入规模开始回落。农村金融机构配置力量仍然偏强,现券净买入规模明显上升,配置较多7—10年期政金债等偏长久期的资产。总体来看,债市收益率下行较快后,部分机构止盈或观望的情绪开始升温,建议关注后续各机构现券净买入行为的边际变化及其对债市走势的影响。
鹏扬基金指出,短期利空因素并未改变今年银行、理财等机构对债券,尤其是利率债配置需求增加的趋势。未来国债和一般地方债虽然供给可能会抬升,但特殊再融资债、政金债供给倾向于减少,叠加14号文发布扩大化债地域范围,预计会进一步减少市场上城投等高息资产供给,供给侧对债市目前还是偏有利。考虑到今年政府债券发行的高峰可能最快要到二季度才会发生,因而预算资金到位和扩大财政支出的时间大概率是要更往后顺延,在二、三季度偏后的某个时间,在此之前经济内需的动能预计持稳,物价下行压力在短期内也还会存在。
本轮“债牛”
长债产品表现抢眼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长债基金表现尤为亮眼。Choice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最大涨幅超1.5%,30年国债ETF净值最大累计涨幅超8.6%,年化收益远超纯债类基金产品3%—4%的年平均收益。
对此,海富通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兼债券基金部总监陈轶平认为,在本轮债券牛市行情中,超长债表现最为亮眼,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一是去年4月30年国债期货在中金所上市,提升了30年期国债的二级市场流动性,交易活跃度明显提升。二是超长债久期更长,在收益率下行幅度相同的情况下,债券价格上涨幅度最大。三是在牛市行情中,投资者愿意选择更长久期的品种以获得更大收益,需求增长导致本轮30年国债在整个国债收益率曲线中下行幅度最大。
华商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张永志表示,这背后一是长端利率债的供不应求。供给端2023年超长国债和地方政府债新发规模均同比减少。需求端随着广谱利率下行,高票息资产逐渐减少,银行、保险等配置型机构逐渐拉长久期,长端利率债的配置和交易热度持续高涨。
二是“防空转”仍是货币政策诉求之一,短端利率下行空间相对有限,2月央行超预期大幅度调降5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但维持1年期LPR不变,旨在调降社会综合融资成本,长端利率债或更具性价比。
三是随着债市投资者对超长债关注度不断提升,超长债的成交变得更加活跃,在交易中的流动性溢价正逐步抹除。因此,超长债与10年国债的利差不断压缩。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当前,多家机构表示,长久期债券类产品目前交易较为拥挤,需要特别注意短期回调风险。
中欧基金认为,短期涨幅过大,就不得不注意“人多的地方不要去”这一准则。从情绪指标看,债券市场确实有过热和“交易拥挤”嫌疑。以30年国债换手率来观察久期策略的拥挤度,会发现30年国债换手率已经连续2个月位于过去3年滚动100%分位数,说明市场对于久期策略的追逐已经非常极致。如果以3年AA+信用债的信用利差来观察信用策略的拥挤度,可以看到3年AA+信用利差已经处在滚动3年0分位数,市场对于信用利差的压缩也已经非常极致。
嘉实基金策略投资总监林洪钧表示,当前债券在基本面上仍存在支撑,上半年债券收益率大概率不会出现趋势性上行的拐点,但由于短期交易比较拥挤,可能会出现一定波动。从中期维度看,要重点关注三类指标:首先是通胀预期修复,由于通缩抑制消费和实物投资,因此下半年若PPI(生产者物价指数)转正,对经济信心或有提振;其次是杠杆转移,当前中央财政有较大的发力必要;再次,外部环境企稳,若海外经济企稳带动全球货币条件宽松和贸易改善,对国内信心恢复有利。若上述指标出现明显变化,则对债券市场的观点需要重新评估。
永赢基金基金经理王宇超认为,中期维度看,收益率下行仍然是较为确定的方向。但在政策利率没有确认下调的市场里,可能会变得异常颠簸。在各期限收益率都定价较为充分的当下,中短端可能和资金相关性更高,而长端仍然要跟住预期,并关注政策力度。另一方面供给可能仍然会带来一定冲击,节奏上还是要注意规避。但仍然保持短期冲击带来的收益回调可能带来机会的观点,关注资金面和政策层面预期的边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