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全球基金何以广:赚钱要靠组合的力量厚积方能薄发
证券时报记者陈书玉
从业12年,历经多轮牛熊转换,作为一位全市场选股的选手,何以广在不同的环境与风格中持续超越市场,过往管理的多只产品业绩同类同期居前。今年2月,何以广正式加入兴证全球基金,即将发行的兴证全球可持续投资三年定开基金是他在新东家的亮相之作。
“这只产品设有浮动费率,这对于基金管理人的主动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何以广表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何以广持续对上市公司进行全面跟踪,这使得他对市场和公司基本面高度敏感。他认为,投资是一个连续的、持久的、积累的过程,厚积方能薄发。
持仓分散体现了科学性
证券时报记者:您的管理风格一直是持仓非常分散,这一投资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何以广:投资学里面有两个重要的方向:一个是靠研究深度够深,重仓买的股票能赚钱;另一个是靠广度。我是全市场所有股票都看,每天都会去复盘,思考为什么涨、为什么跌、行业有没有新的趋势。我对市场大部分公司都做研究和跟踪。当然,不是跟踪的每家公司都有立刻的效果,往往是当下做了无用功之后,可能在若干年后,当它出现新的变化,就能够察觉到它的机会来了,从而抓到一些大家没有关注的黑马。
我觉得这种风格和个人价值观有关。对于客观事件到底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有的人认为是能够研究清楚的,但是我慢慢觉得这是研究不清楚的,只能不断去接近。就像牛顿力学一样,在牛顿时代是绝对正确,在爱因斯坦时代它就不是绝对正确,而是近似值。我们做所有公司的研究,更多是偏概率的东西。对单个公司的评价,有可能对也有可能错。但如果有足够多的样本,那么根据大数定律,得到的结论就是研究的平均值。这样的话,行业分散一点、个股分散一点,就能把个股的一些运气成分剔除掉了。这种选股方法体现了一种科学性,也是我自己可以把控的。
赚钱需要组合的力量
证券时报记者:您怎么看投资中的风险?
何以广:在投资过程中风险是随时都有的,不可能没有风险,本来它就是一个概率游戏。我们一定不能用线性的思维去考虑问题,人人都可以买股票,人人都可以赚钱,那是不太可能的。要用非线性的,或者看极端情况的思路。对于应对未来风险,核心还是看公司的基本面和估值。
整个市场风险很难规避,没有谁能够准确预判市场,只是当风险发生之后怎么应对它。比如说,持有这样的股票卖还是不卖,这个时候一定要做出决策,很多人不敢做决策,因为涉及到钱的交易。但是,当风险来的时候一定要做出决策,这是基金经理要做的事情。偏宏观的东西,不在于预判而在于如何应对它。
对于标的的选择,核心是基本面,一定是有比较实在的东西;其次就是它的估值不要太贵了,太贵的股票风险就大。比如有的股票涨了很多倍,它可能不会暴跌,但是一旦风险事件来临,它就很难抵御。
对于我来讲,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持仓不要太集中了。同一个方向,我一般不会配太多。不要期待通过单一股票或者单个小方向去赚大钱,那是偶然的东西,我们更多是需要整个组合的力量。用正确的选股方法选出一批股票作为一个集体,让组合慢慢贡献力量,重复不断地去累积,这样业绩持续性才更好一些。
新公司下一波机会或更大
证券时报记者:您现在对市场的判断是怎样的?
何以广:目前市场关注更多的是高分红的股票,这是弱市里面的一个特征,一种防守的策略。另外,已经有些先知先觉的股票率先走出行情。我对明年是偏乐观的,那些业绩出现重大变化、增速比较快且过去大家关注比较少的公司,可能会走出一波独立的行情,这时候是我们做阿尔法的好时机。
我统计过,上一波牛市的股票在下一波牛市继续牛的概率较低。所以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不要沉浸在过去的成功里,而是要去挖掘一些新的公司,才能够战胜这个市场。一是对关注的股票进行充分研究之后,有预期差;第二,每个企业都有它的增长时间段,可能在上一波成长周期是某一些股票业绩好,但是它的高增长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要找下一波高增长的股票,它肯定是偏新的标的。
证券时报记者:能不能举例,您现在发现有哪些行业或公司的基本面发生了向好的变化?
何以广:主要还是关注偏个股的机会。比如说像医药行业,一些有新的大单品的公司可以关注。科技方面,人工智能应用端、安卓产业链、还有新的设备,比如说天线、卫星通信相关的一些公司。半导体方面,还是要看中国先进技术的突破方向。制造方面,智能驾驶等一些有技术进步、技术发生变化的公司,还有风电、光伏前期跌幅较大的也可以关注。周期方面,化工关注一些大的低成本扩张的公司,有色金属关注铜、黄金的全球定价情况。
现在宏观经济有一些压力,但事实上股票和GDP不是线性相关的,而是非线性的,存在大的波动拐点机会。在市场比较极端的情况下,往往蕴含着一些机会。我觉得股票可能会率先走出来,因为它反映预期政策、经济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