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绩、口碑跌入低谷,公募警钟敲响如何脱困
在周期底部,业绩下滑、发行冰点、口碑下跌这些要素有可能是叠加出现的,是互为因果的。
距离2023年落下帷幕仅剩一个月余,今年作为公募基金发展的第25年,行业面对的是业绩下滑、发行冰点、口碑下跌的艰难时刻。这距离公募基金的最近一段“黄金时代”不过两三年而已。
对于部分基金投资者而言,这段时间也同样煎熬。据第一财经统计,若基民在2020年至2022年的三年间买入一只新发行的主动权益类“爆款”产品并持有至今,有近一半的概率买到一只亏超30%的产品;若买入上一年业绩排名前50位的主动权益类产品并持有至今,则有六成概率亏超30%。
业绩的下滑、增速的明显放缓、以及口碑的反转,也给高歌猛进的公募行业敲响了警钟。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周期底部,很难讲业绩下滑、发行冰点、口碑下跌这些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际上有可能是叠加出现的,是互为因果的。
口碑急转直下
回顾2020年前后,随着资本市场的爆发,公募基金迎来迅速发展。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公募基金的资产净值为20.25万亿元,较上年底增加5.42万亿元。在这一年,公募基金市场获得了36%以上的年增长率。
2021年,这一势头仍在继续,行业全年资产净值增加5.47万亿元至25.72万亿元,较上年底增长27%。2019年底,公募全行业的资产净值为14.82万亿元。换言之,仅两年时间,公募行业扩张了三分之二,增加了近11万亿元的规模,产品数量也从6090只扩至9163只。
不过,2022年情况急转直下,全行业仅获得3237.62亿元的增值。截至2023年11月22日,公募基金的资产净值合计为27.63万亿元。还有一个月余就达到同样的两年时间,但全行业目前增加的资产净值不到2万亿元。
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公募基金口碑发生的巨大变化。作为基金业个人投资者中的一员,2020年进入基金市场的王晓(匿名)告诉记者,当时对金融市场并不了解,只是感觉身边几乎所有人都在买基金、讨论基金,逐渐也加入人群。
如今,王晓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三年前买的基金产品至今还在亏损,每次打开(净值页面)都‘冒着绿光’的,感觉已经亏麻了。”据她讲述,现在对基金经理已经产生了不信任的情绪,只待产品回本后就会赎回。
“其实我们并没有想着(靠买基金)赚大钱,但也没预料到会面临大幅亏损。”回忆起在基金高位时点进场的想法,王晓这样说。
“我亏了三十万,已经被套了三年了。”另一位基民告诉记者,三年前买基金一方面是跟风,另一方面是当存钱了,如今一看,买入的十只基金产品都是亏损的。“当时业绩确实不错,加上营销助力,就跟风买入了,现在卖掉也不甘心,亏着也难受,以后再也不买了。”他说。
事实上,除了投资者焦虑难安,基金经理也感受到了业绩和口碑下滑的双重压力。此前在一则关于基金经理如何应对基金下跌的问题中,有基金经理就表示:“当我的产品持续下跌的时候,我都在努力地做点家务,这样我老婆可能就能骂我少一点,毕竟她买了不少我的产品。”
“怨气”源于业绩亏损
基金行业口碑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集中在与股市关联度较高的权益领域。“有种钱被大风刮走的感觉”“已经亏了四成了要不要减仓”“已经腰斩赎回了”……记者查阅基金相关讨论区发现,这样的“讨伐声”随处可见。
从他们晒出的持有页面来看,跌幅超过20%的基民并不在少数,持有的大多是权益类产品。此前的高收益是他们“借基入市”的原因之一。
据第一财经统计,在2020年时,已有数据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中(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中有99.58%的产品实现正收益,其中有1540只产品的年度收益率超过50%,年内回报实现翻倍有上百只。
随着资本市场遭遇震荡调整,曾经的核心资产和热门赛道股纷纷偃旗息鼓,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也出现大量回撤,恰好买在阶段性高位的投资者还未意识到便已被“套牢”。
据第一财经统计,在2021年,年度回报超过50%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数量缩至93只;2022年这一数字则为0,表现最好的产品仅获得48.55%的年度回报;2023年初至11月22日时,也同样没有一只产品的年内回报率超过50%,最高者为49.39%。
以2020年年度业绩排名前50的产品为例,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22日,仅有农银汇理海棠三年定开一只产品自2021年以来累计回报收正,为7.2%;跌幅超过30%者占据了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