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网 > 时事 >

为普惠金融世界性难题贡献中国式答卷

时间: 小采 时事

“金融排斥”,是指特定的人群被排斥在金融服务之外的过程。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金融排斥”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关注。为了解决“金融排斥”问题,发展普惠金融成为各国的共识。

我国普惠金融的实践,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的公益性小额信贷。1993年成立的河北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是全国最早的小额信贷机构,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的运作方式,以民间组织形式为农村地区贫困户提供生产经营性资金。

1999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扶贫到户的小额信贷模式,自此小额信贷模式开始转为由政府主导、国家贴息的扶贫手段。前期的小额信贷模式具有公益性特征,是普惠金融在扶贫领域的有益探索。

进入21世纪,小额信贷不再局限于扶贫领域,延伸为服务低收入人群和小微企业的微型金融。2005年国家开发银行支持原包商银行实施微贷项目,标志着正规金融机构基于商业可持续原则开始参与微型金融。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将普惠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末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正式将普惠金融定义为“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我国普惠金融框架基本形成。

10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取得积极成效。在覆盖面上,县域和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发展迅速,基本实现了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全国县域机构实现100%全覆盖,乡镇银行业覆盖率约98%,银行保险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

在可得性和满意度方面,10年来我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效率大幅提升,居民存款、取款、支付更加方便快捷。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9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3%;2023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78%,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利率呈现逐年下降态势。

根据世界银行在2022年发布的全球普惠金融调查数据,中国在账户拥有率、数字支付使用率、储蓄参与率、借贷参与率等多项核心指标上,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居于中高收入经济体前列。中国的普惠金融实践,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的典范,为世界性难题贡献了中国式答卷。

46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