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2023年营收净利双增将继续围绕“五篇大文章”持续优化金融供给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银行在过去一年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广度与厚度,有效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关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重要环节和重大项目,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有效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业绩答卷。近日,中国银行发布2023年业绩报显示,该行实现了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增长,经营韧性持续增强。
以进促稳精准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银行2023年的经营结果可以用“以进促稳”来概括。
截至2023年年末,中国银行资产总额迈上30万亿新台阶,达到32.43万亿元,较2022年年末增长12.25%;负债总额29.68万亿元,较2022年年末增长12.70%。
在盈利方面,2023年,中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241.38亿元,同比增长6.42%;实现税后利润2463.71亿元,增长4.07%。在表明盈利能力的指标方面,截至2023年年末,中国银行净息差为1.59%,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80%,净资产收益率(ROE)10.12%,成本收入比(中国内地监管口径)28.50%。
在净息差收窄,进而银行盈利空间“缩水”的行业背景下,中国银行得以实现业绩稳健增长,广发证券分析认为,是规模增长、非息收入、成本收入比等为该行提供了主要正贡献。具体来看,2023年,中国银行生息资产同比增速为12.8%,其中,贷款规模增长13.7%,主要增量贡献来自对公业务领域,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
这正与中国银行加大对五篇大文章的支持紧密相关。做好“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落实推进层面,金融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在科技金融方面,中国银行针对科创企业融资薄弱环节,积极创新信贷产品,提升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能力。截至2023年年末,该行共为6.8万家科技型企业提供1.47万亿元授信支持,综合化服务累计供给超6100亿元,科技金融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制造业贷款比2022年年末分别增长30.94%、74.35%、28.05%。
在绿色金融方面,中国银行持续探索支持绿色发展的创新方式,打造“中银绿色+”全球品牌,其中包含五大类数十项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全面覆盖贷款、贸易金融、债券、保险等领域。2023年年末,该行境内绿色信贷余额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比2022年年末增长56.34%;绿色债券投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境内绿色债券承销领先同业。
在普惠金融方面,中国银行以帮助最广大社会阶层释放潜力,助力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己任,截至2023年年末,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6万亿元,比2022年年末增长43.17%,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普惠贷款客户突破百万户,比2022年年末新增32万户,增速43.21%;“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授信规模市场领先。
在养老金融方面,中国银行积极参与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数新增22.49万户;作为国内率先获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商业银行之一,中国银行构建了完整的个人养老金融产品货架体系,丰富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养老基金等产品供给,并升级了手机银行“银发专区”,提升金融服务适老水平。
在数字金融方面,中国银行围绕数字基建、数字产品、数字渠道、数字风控、数字营销与运营等关键领域,不断提升数字金融服务水平。截至2023年年末,该行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同比增长15.17%、交易额同比增长17.46%,企业网银客户增速13.31%。
织密网络持续丰富跨境业务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2024年我国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中国金融“走出去”的先行者探路者,中国银行持续优化全球网络布局,随着利雅得分行、巴布亚新几内亚代表处顺利开业,目前,该行境外机构覆盖6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44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面对庞大的全球金融网络,如何做好组织机构的管理,是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课题。从中国银行的实践看,该行建立了完善的“一点接入、全球响应”工作机制,随着稳步推进境外区域总部建设,中银香港、中银欧洲区域管理能力持续提升,集约化运营持续深化;拉美、南亚和南太区域协同机制落地运行,进一步加强区域联动、发挥机构合力。
有了坚实的全球网络基础后,中国银行的全球化业务得以稳健有序发展。2023年,该行境内机构国际结算量3.37万亿美元,规模领先同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跟进公司授信项目超过1000个,累计提供授信支持超过3160亿美元;外资企业500强客户存贷款、综合收益实现两位数增长。
具体来看,中国银行跨境综合服务持续丰富。2023年,该行协助多个境外主体发行熊猫债,市场份额领先同业;中国离岸债券承销市场份额继续领先同业,吸引国际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跨境理财通签约客户数达4.47万户,继续保持市场领先。
中国银行人民币国际化创新、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加强,深度参与跨境人民币基础设施建设,跨境人民币结算量、清算量均领先同业。金边分行和塞尔维亚子行获得人民币清算行资格,担任人民币清算行数量增至15个,领先同业。
尤其针对近期我国提出的强化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中国银行在支持服务中国—中亚峰会、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主场外交活动的过程中,已经有所实践。下一步,该行将持续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水平,助力打通支付服务堵点。
守牢底线全面提升风控能力
如果说,服务实体经济是银行得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本源,那么风险防控就是银行保持稳健经营的根基。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银行必须平衡经营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关系。这种平衡是动态的,需要银行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和市场变化不断调整策略,以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中国银行始终把风险防控作为发展道路上的重要课题,持续深化全面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夯实内控案防与合规管理基础。
如体系建设方面,该行将外包风险、数据安全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对非传统风险有效管控;建立动态风险识别机制,开展集团全面风险排查,针对多个重点领域进行压力测试,制定应对预案,形成风险研判排查与应急处置闭环;加强房地产风险监测处置,主动优化房地产信贷结构;加大清收化解力度,对不良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市场风险计量系统和管理机制,集团市场风险指标保持稳定。
从一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银行的风控成果:2023年年末,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1.27%,比2022年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91.66%,比2022年年末上升2.93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达到17.74%,比2022年年末提升0.22个百分点,均保持在稳健合理水平。
风险防控的卓有成效,成为中国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最好屏障。
2024年,中国银行将继续围绕“五篇大文章”,持续优化金融供给,不断巩固扩大全球化优势,有效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切实防控金融风险,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以打造强大、韧性、安全的中国特色国际化金融机构为目标的中国银行,必将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助力金融强国建设中,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