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网 > 时事 >

三部门: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支持,提升中长期贷款占比

时间: 小采 时事

4月1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共17条内容,要求围绕重点任务,加大制造业金融支持力度;优化金融供给,提升制造业金融服务质效;完善服务体系,增强制造业金融服务能力;加强风险防控,营造良好金融市场秩序;强化组织保障,凝聚支持制造业工作合力。

《通知》总体要求提出,要深刻领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和重要意义,把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制造业金融政策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协同发力,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任务,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增强金融专业化能力,推动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通知》内容发现,中长期贷款是相关支持举措的一项重点,在多个具体举措方面均有提及。例如第五条“着力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指出,银行保险机构要加强对传统制造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的中长期资金支持,发挥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专项工作和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促进金融资源和产业转型融资需求高效对接。

第六条“着力支持工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政策,加大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中长期资金支持。

第七条“优化制造业信贷结构”中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明确支持重点和任务目标,推动更多信贷资源支持制造业发展,持续提升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要发挥行业带头作用,深化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机制,积极对接制造业重点领域项目信息,做好项目签约和信贷投放工作。

同时在第九条“加强金融服务对接”中也指出,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牢固树立公平授信理念,对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做好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深入挖掘有市场、有信用、有技术的民营优质客户,加强民营制造业新客户培育,依托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加大对民营制造业项目的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支持。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公布的2024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47.05万亿元,同比增长9.6%。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46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7.7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97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2万亿元。统计显示,3月末,从主要大行的数据来看,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保持高位。

持续提升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是强化金融服务支持制造业的重要手段。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有助于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短期能够拉动投资,促进经济的复苏成长,长期可以优化供给结构,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徐劲聪

记者

5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