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网 > 时事 >

政策复盘:广东生猪产业规划的演变

时间: 小采 时事

农产品阳澄论剑

摘要

本次广东生猪产能调控方案修订的背景,是随着生猪生产效率持续提升,猪肉消费又未见明显增加,困扰生猪产业的负面因素很快就从缺猪变成产能过剩。广东方面的监测数据表明,由于2023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当地养殖亏损时间长达10个月,创2009年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最长纪录,因此对现行方案中的部分目标、措施进行修订完善,势在必然。

从上述的政策回顾,可以清晰地看到广东乃至全国生猪市场从缺猪转向全面过剩,政策导向从稳产保供转向市场均衡。非瘟疫情的扰动和资本下场推动的规模化进程强化了这种转型的波动程度。可以预期,随着去产能加速和生猪产业整合向纵深发展,政策调控方案也将不断迭代,政策、企业、消费者之间的多重博弈将更加复杂多变,对市场的影响也将更为深刻。

正文

在生猪消费端,受益于国内第一的常住人口数量和发达的地方经济,广东长期保持着国内最大猪肉消费市场和最大生猪调入省的地位。在生猪的生产布局方面,广东生猪养殖量的位次虽然已经明显落后于河南、四川等主产省,但仍是南方地区主要养殖产区之一。因此广东生猪产业的政策动态,向来是观察国内市场的重要风向标之一。4月上旬,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告发布了《广东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修订)(征求意见稿)》。有心者应该知道,这是过去15年来,广东关于生猪产业政策规划的第四次重大修订。4次规划中关于本省产业发展目标的差异,足以让人看清15年来广东乃至全国生猪市场天翻地覆的变化。

2009年,《广东省生猪生产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域布局(2008-2020年)》发布;10年后,这个文件出了第二版,即《广东省生猪生产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域布局(2018-2020年)》。两版规划文件都对出栏和自给率目标做了明确规定。2000年版中,2012年和2020年出栏目标分别为4574万头和5245万头;而2019年版中,2018-2020年的出栏目标分别为3500万头、3400万头和3300万头,逐年下调100万头。生猪自给率从此前规划的接近100%下调到60%。

新规划中2020年的出栏目标,比原规划减少了将近4成。不但珠三角和粤东这样的发达地区大幅削减出栏规划,就是传统的生猪主产区粤西和粤北,也比原规划调低了10-20%。

上述修改规划,其实是官方正式承认了广东生猪无法自给,而且也不打算提高自给率(相反还要继续调低),必须依靠从外调入。广东地处中南区,背靠广西、江西、湖南等生猪主产省,通过区域内调运,保障猪肉供给。

5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