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预期!国家发展改革委透露
开年以来,中国经济有许多新气象,国家统计局昨天刚刚发布了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究竟如何看?
在17日国新办举行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直言,总的看,一季度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经济增速超出预期。他还透露出接下来诸多政策举措,其中投资方面将有加快推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一系列重磅举措落地。
研究起草了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行动方案
各个方面对超长期特别国债非常关注,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已经研究起草了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行动方案,经过批准同意后即开始组织实施。
据介绍,行动方案坚持目标导向、精准突破,集中力量支持一批事关现代化建设、发展急需、多年想办而未能办、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要事难事。据悉,接下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2024年先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做好资金保障,优化投入方式,加大监管力度,特别要尽快建设一批前期工作比较成熟、具备条件的项目。同时我们还将抓紧推动出台实施相关的配套政策,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来破解深层次的障碍,与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合力,确保行动方案明确的任务高质量地落地见效。”刘苏社说。
除了超长期特别国债,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还要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023年增发国债等政府投资的重要带动和放大作用。
其中,2023年增发国债方面,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完成了全部三批共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清单下达工作,将增发国债资金落实到约1.5万个具体项目。明天,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组织召开全国2023年增发国债项目实施推进电视电话会议,通报项目进展和督导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偏整改,进一步压实地方主体责任,推动所有增发国债项目于今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
落实“更新换新”更大力度吸引外资
落实好近期出台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也是接下来的政策重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表示,从一季度中国经济目前所掌握的数据分析,主要表现为“三有”,即稳中有升、稳中有进、稳中有改善。其中,经济结构调整稳中有进,“三驾马车”拉动更加协调,内需主动力作用持续显现,一季度内需贡献率为85.5%;净出口拉动作用增强,外需贡献率从上季的-3.1%转为14.5%。
“展望全年,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政策带动下,各地方各领域不断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支撑消费增长的积极因素在增多,消费有望保持平稳升级、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发挥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部际联席会议作用,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地方落实落细促消费政策措施,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说。
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
今年一季度,民营经济发展实现良好开局,重点领域指标走势向好。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等3方面工作。
一季度民间投资增长0.5%,增速比前2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民间投资增长7.7%,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11.9%,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8.1%。
袁达表示,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了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做好统筹协调,突出抓好3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法治保障。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不断完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加快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切实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二是切实解决企业问题。建好用好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形成收集、办理、反馈、跟踪问效的工作合力和落实闭环,加力协调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突出典型问题,切实做到安企、护企、稳企、惠企。
三是持续营造良好氛围。落实好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定期组织召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现场会,深入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人士培育赋能计划,总结推广各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做法,积极营造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