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网 > 时事 >

上财举办2024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分析研讨会

时间: 小采 时事

2024年4月21日上午,上海财经大学召开2024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分析研讨会,会议发布了专题报告,并围绕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专项研讨。申银万国期货研究所所长薛鹤翔,中信建投(601066)证券周期组组长、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竺劲等嘉宾与媒体现场点评互动。会议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和经济学院联合主办,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徐龙炳、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林立国以及上海财经大学宏观团队成员等出席研讨会,校内本硕博学生参会交流。

《上海财经大学2024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分析报告》从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及消费、投资、外贸、价格、金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总体而言,一季度经济增长取得较好结果,主要源于工业生产活动加快带动第二产业增长持续改善,以及第三产业服务业维持较高增速增长支撑经济回升向好。从各个维度来看,消费增速回落,服务消费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提升,制造业投资进一步加快;货物贸易稳中向好,服务贸易增速持续回升;CPI同比增速转正,PPI增速低位徘徊;金融数据整体表现偏弱,信贷需求有待提振。

上海财经大学宏观团队成员、经济学院副教授李双建对一季度全国消费、投资、金融数据进行点评。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2962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高于全年5%的增长目标。他认为,数据说明当前整体经济延续温和修复态势,全年经济目标有望顺利达成。具体来看,消费需求相对低迷,消费增速回落主要源于居民收入不佳,消费类型中商品零售和餐饮消费增速回落导致整体消费增速放缓,但网上消费依然表现强劲。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提升,但民间投资整体偏弱,“不敢投”“不愿投”现象依然突出,且在三大投资领域中呈现出“制造业引领回升、基建支撑平稳、地产拖累加剧”的分化特征。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强势和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转正助推了制造业投资增速高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要受电力、铁路和水利投资拉动,房地产市场供给端去库存压力继续加大、需求端销售量价依旧低迷以及房地产企业资金到位继续恶化,导致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探底。最后,货币供应和社会融资双双降温,居民和企业信贷需求均偏弱。

上海财经大学宏观团队成员、经济学院讲师赵琳对一季度全国贸易数据进行点评。2024年一季度,出口和进口分别累计增长1.5%和1.5%,进出口增速稳中有进。她分析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内外部需求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外部较高的利率水平和贸易保护等因素均显著抑制外部需求,出口增长空间被压缩。进口需求方面,国内生产需求仍处于较低水平,经济活动景气度不高,收入制约消费增速。与此同时,作为国民支柱行业的房地产业也处于下行周期并面临较多困难,这都极大制约了国内需求。第二,以中美为主的大国博弈主导全球贸易格局,中国出口产能在国家间出现错配,且出口产能的错配仍处于动态调整过程中,这导致进出口增速较低,且将产生长期影响。第三,出口“以价换量”,进口价格保持平稳,较低的价格水平无法有效拉动整体出口和进口增速。预计2024年全年进出口增速将继续呈现微弱正增长态势。

上海财经大学宏观团队成员、经济学院副教授朱梅对一季度全国CPI、PPI数据进行点评。2024年1-3月CPI同比增速分别为-0.8%、0.7%、0.1%,第一季度平均同比增速为0%,其中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第一季度平均增速为0.73%。CPI同比增速相较于2023年第四季度已由负转正。她指出,预计2024年PPI同比增速将高于2023年。2024年1月受春节错月等因素影响CPI降幅相对较大,2-3月同比增速转正,但增速依然较低,远低于通胀目标。第一季度PPI同比增速延续了2023年同比增速为负的趋势,依然在低位徘徊。1-3月PPI同比增速分别为-2.5%、-2.7%、-2.8%;环比增速分别为-0.2%、-0.2%、-0.1%。第一季度PPI平均同比增速为-2.7%,与2023年年均增速-3.0%相比略有上升。虽然第一季度CPI上升幅度有限,PPI仍延续负同比增速趋势,但随着各项稳经济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将逐步有所缓解,预计今年CPI将呈现温和上涨,而PPI同比增速将较2023年有所上升。

与会嘉宾和媒体围绕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外贸形势等进行交流。随后,薛鹤翔、竺劲作主旨演讲。

薛鹤翔主旨演讲主题为《站在商品慢牛第九个年头——从期货市场看宏观经济》,他立足于商品期货市场,从海外经济形势、国内经济形势、大类资产价格走势、商品总量与结构等方面分析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发展。国际层面,由于美国通货膨胀依旧偏高,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后疫情时代,一方面,美国人均GDP提高,与其他发达经济体差距扩大,主要基于美元相对强势、美国人均实际产出水平较高等因素。另一方面,美国国内财富差距不断扩大,居民超额储蓄耗尽,劳动参与率和失业率有一定程度上升。国内层面,地产行业与宏观经济之间逻辑发生转变。2018年之前,地产驱动宏观,放松地产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手段。2018年之后,高质量发展逻辑下,宏观决定地产,制造业等产业改善带来宏观经济改善,从而改善居民收入和收入预期,从而对地产景气改善起到正面作用。中国经济结构持续调整和优化。期货市场上,与地产行业紧密相关的螺纹钢价格走弱,而铜、铝等有色金属上涨反应了以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这些品种的下游需求与地产关联性较低。总体上,中国一季度5.3%的GDP增速符合预期,未来政策或可适度关注名义GDP增速和通胀水平,实现总体价格水平温和上升有利于经济复苏和微观主体景气改善。大类资产价格层面,2023年底以来资产价格迅速对美联储降息预期作反应,美国高科技公司股价、黄金价格不断攀升,出现资产价格抢跑现象。大宗商品方面,2015年以来,大宗商品一直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慢牛格局中,能源体系结构持续调整,铜、铝等有色金属受到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的支撑,大宗商品领域有一系列品种可用于跟踪和研判中国能源体系的重构。总之,大宗商品无论是在总量层面还是在结构层面均可为宏观经济分析、宏观和产业决策提供越来越多有益的信息和逻辑。

竺劲主旨演讲主题为《房地产市场Q1回顾与新发展模式展望》,他以中国房地产市场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当前中国房地产现状和未来走向。在经历了三轮房地产周期后,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房地产销售在2021年达到顶峰后由正转负,过去货币化棚改带来的正面影响正逐渐消退。受到地产销售下行、房地产企业流动性压力增大的影响,房企拿地开工意愿和投资需求减弱,导致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对财政贡献程度由2020年高点持续下降。政策层面,政府持续出台政策加力呵护供需两端。供给方面,政府不断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强对房企资金支持力度。需求方面,各大城市逐步放松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今年一季度,房地产销售额下行幅度较大,新房需求流向二手房市场。由于二手房价格相对灵活以及不存在交付问题,未来交易份额预期值将进一步提升。房价相较2021年年中高点回撤超20%,整体房价水平仍未触底。进入2024年以来,保交楼和三大重点工程推动房地产行业向新模式转型,从短期和长期看对行业有积极作用。中国房地产旧发展模式存在重需求管理而轻供给调节、重短期调控而轻建立长效机制等诸多弊病。旧发展模式在货币金融、土地、税收、住房保障等诸多不足。未来,建议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政策规划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如积极防范风险,稳定信贷制度;供地更多向保障性住房倾斜,价格上商品房定价更为灵活,形成多渠道土地供应;积极稳妥推进房产税立法,打击投机行为;发展保障房,完善预售制度,畅通二手房交易,逐步向租售同权过度。

研讨会由林立国教授主持,他表示,上海财经大学宏观团队坚持对中国经济进行长期跟踪研究,得到了学界同仁、业界机构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国民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背景下,希望大家和团队一起,关注中国经济发展。

5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