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与发达国家站同一起跑线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
原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教授林毅夫。
4月28日,原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教授林毅夫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创新助力绿色发展论坛”举办过程中接受了包括贝壳财经在内的媒体专访。
他表示,要具备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一定需要掌握新技术,并且是高质量且价格合理的新技术。“我们在这方面有不少优势,组合资源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他将我国的比较优势总结为人才、大市场和产业配套三个方面。“新技术需要人才,我们有14亿人,人才储备较多。并且我们还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单一市场,新技术开发出来后,可以通过在国内大市场的实际应用来提高技术的成熟程度。如果这些技术需要硬件的话,我们还拥有全世界最好的产业链、供应链。”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组合各种优势资源
“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机会)。虽然我们在过去的传统产业上处于追赶阶段,但我们还可以利用后发优势。”林毅夫说。
他认为新质生产力这一理念对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十分重要。“我们在这一理念引导下,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利用国内市场和产业配套的优势,能够在这一轮新的科技革命当中,在引领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方面取得不错的成绩。”
林毅夫强调,新质生产力以科技革命为主要特点,“没有新科技就不会有新的生产力来源,科技是第一动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组合各种优势资源,为新质生产力创造条件,例如教育、金融支撑,政策引导等。”在林毅夫看来,人是技术发展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必须有人学习、了解、应用和创新技术”。
他认为,发挥人的能力必须以好的教育体系为基础,国内也要提供好的激励机制,让科学家、工程人员能够在取得科技突破的时候具备好的应用场景,让他们能够发挥专长,在科技突破中实现人生价值。
卡脖子领域需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
“我们不能因为外部挑拨就放弃发展。”林毅夫以美国将一些国内企业列入负面清单为例解释称,应对这一情况需要“我们利用新型举国体制,针对被卡脖子的领域,动员足够的人才和资源,才能比较快地实现攻关突破”。
他相信,只要下定决心,不管多难的技术,应该都可以突破,“快则3年,慢则5年”。他表示,技术研发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并不影响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林毅夫表示,国际上已经出现科技革命的苗头,“我们也应该尽力推动科技革命”。同时他认为,其他国家也在努力走向科技革命,“所以我们应该开放、交流,相互促进,跟全世界共享我们取得科技突破的成果,当然也要分享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成果”。
“科技革命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带来高质量的,能够推动生产力水平上升一个台阶的成果。”林毅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