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积极对接房地产项目“白名单”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时间:
小采
银行
本报记者杨洁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正在快速运转中。近期,多地首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密集出炉,并已推送至当地金融机构,银行业火速行动,积极对接房企,通过制定个性化措施、启动“绿色通道”等方式,推动“白名单”项目贷款尽快发放。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各地首批项目“白名单”落地后,更多项目将获得融资支持,在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的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多地首批项目“白名单”出炉近段时间,关于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积极信号不断释放。1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明确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1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提出“各地要以项目为对象,抓紧研究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协调本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精准有效支持合理融资需求”。1月3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随后,多地积极响应,相继发布首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1月30日,广西南宁市率先表示,已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并向当地金融机构推送了第一批107个房地产项目“白名单”。1月31日,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消息称,已向金融机构联合推送了重庆市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包括华宇城二期、龙湖海成青云阙万科智慧谷等314个项目,融资需求约830亿元,涉及22家金融机构。此外,成都、哈尔滨、西安、河南等地也确定了首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多地房地产项目“白名单”陆续落地,表明这些城市响应迅速,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和运转速度快,准备充分。进入“白名单”后将获得哪些支持?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介绍称,房地产开发项目纳入“白名单”后,将通过各区县房地产融资协调专班,搭建政、银、企融资协调平台,指导项目“白名单”企业和主融资金融机构,积极推动项目融资。对正常开发建设、抵押物充足、资产负债合理、还款来源有保障的项目,建立授信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积极满足合理融资需求。对开发建设暂时遇到困难但资金基本能够平衡的项目,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通过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新增贷款等方式予以支持。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总体来看,这有助于2024年房地产开工、竣工和交付等工作的推进。商业银行迅速精准对接在多地积极推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的同时,多家商业银行迅速对接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成功投放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项目贷款。《证券日报》记者从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了解到,在获悉福建省首批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项目“白名单”后,该行迅速梳理清单项目,开展调查走访,率先为“白名单”中的泉州安溪某房地产项目投放贷款,助力福建省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项目贷款首发落地。针对重庆市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快速着手推动针对企业的个性化措施制定。据了解,针对名单中的部分项目,该行已累计授信12亿元,贷款余额9.8亿元,另有多个项目正在积极对接。“我们将加强内外部沟通协调,加快审批落地,及时有效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放款后,还将严格执行贷款资金封闭管理相关要求,确保项目顺利建成交付。”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民生银行南宁分行也迅速响应,加强房地产政策和市场解读与预判,加快对区域内优质房企项目梳理,迅速部署房地产项目贷款投放事项,逐项梳理、落实放款条件,高效协同启动信贷“绿色通道”,成功支持南宁市“北投荷院”商品房住宅项目开发贷款3.3亿元。某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该行正认真执行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相关要求,积极筹备对接“白名单”中的项目。刘水表示,对“白名单”中的项目,商业银行将根据项目状况及融资支持的标准进行评估。一方面,对资产负债合理、还款来源有保障的项目,将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融资贷款会尽快落地见效。另一方面,对暂时资金困难但能保持资金平衡的项目,也会灵活给予新增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发挥责任担当和专业优势,不断提升对房地产行业支持力度的同时,加强信贷风险管控也同样重要。上述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强调,信贷资金要确保封闭运行、合规使用,坚决防止挪用。省级层面要跟踪监测落实情况,加强督促指导。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认真执行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相关要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是针对已投放项目,加强投后管理,确保资产质量;二是针对已审批的项目,与客户沟通落实审批条件,按需发放贷款;三是对于对接流程中的项目,协同客户加快推进进度,积极满足合理融资需求。刘水预计,后续其他城市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将持续落地,随着更多房地产项目贷款支持落地,支持项目融资的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不仅有助于改善房地产企业流动性,缓解房地产贷款的紧缩情况,还有助于扩大房地产投资,促进房地产与金融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