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股份行完成首批“白名单”项目审批
自年初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部署以来,各地和相关金融机构迅速建机制、提名单、抓落实。记者近日从多家股份制银行了解到,各家银行正全力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落地见效。其中,浙商银行、光大银行已完成首批“白名单”项目审批。
浙商银行4月10日表示,该行已落地第一批次“白名单”(可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主办项目30个,新发放融资超30亿元、新批复授信超100亿元。
据介绍,为更有效满足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浙商银行主动对接属地住建和监管部门,在项目选择上严格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5个基本条件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6项标准要求,聚焦项目是否处于在建施工状态、是否有与融资额基本匹配的抵押物、是否制定贷款资金使用计划和完工计划等关键要素,为真正具有融资需求的项目提供金融精准支持,切实履行金融机构责任担当。截至3月底,浙商银行有29家分行获取到主办项目。
以广州星河地产集团某项目为例,浙商银行广州(惠州)分行自协调机制推进以来,积极对接属地住建部门和企业需求,截至今年3月底,广州(惠州)分行合计收到第一批推送白名单项目3个,并作为首批签约银行代表与星河地产签约。目前浙商银行已为该项目提供开发贷支持3000万元。房企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了这笔贷款的支持,将有效缓解项目施工压力,进一步保障项目按期交付。为了保证审批效率,浙商银行专门制定针对协调机制工作的尽职免责认定标准和条件,并开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同时,派专人赴项目现场推动审批落地,严把风险底线。
光大银行近日也宣布,已对作为主办行的首批“白名单”项目全部完成审批,共审批通过53个项目,在全国37个城市实现贷款投放,合计授信超234亿元。
据介绍,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以来,光大银行组建由一把手挂帅的工作专班,制定尽职免责实施细则,建立审查审批绿色通道。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照一视同仁的原则,做到快审、快批、快贷,推动项目正常交付,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同时,光大银行充分发挥工作专班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公私联动,积极为“白名单”项目提供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服务。截至目前,光大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服务已在37个项目中获得准入资格,在25个项目中实现落地投放,在需求侧助力房地产市场企稳向好。
其他股份制银行也在纷纷加速推进机制落地,尽快形成实质性信贷投放。记者稍早前从兴业银行了解到,兴业银行精准支持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项目,在确保资金安全和项目可行基础上高效审批。截至目前,该行对纳入协调机制的项目授信金额达500亿元,累计投放超250亿元。
据悉,兴业银行太原分行3月末落地城市房地产协调机制的首个“白名单”项目,为企业投放项目贷款1亿元。兴业银行太原分行建立客户准入、项目评估和授信审批绿色通道,梳理细化任务措施,加强统筹跟踪协调,加强资金封闭管理。同时,建立健全尽职免责制度保障,构建敢贷、愿贷、能贷和会贷的长效机制。
兴业银行北京分行也于3月末完成授信批复1笔,金额20亿元。针对北京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推送的项目清单,兴业银行北京分行组织专班专人摸排跟踪,并及时向监管总局和总行反馈项目情况。对于审批中的项目,相关人员对于各流程节点进行第一时间掌握并跟进,确保融资项目尽快落地。
记者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解到,目前,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建立省级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直辖市)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分批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截至3月31日,各地推送的“白名单”项目中,有1979个项目共获得银行授信4690.3亿元,1247个项目已获得贷款发放1554.1亿元。